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香港学校数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香港学校数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上世纪60年代初,香港只有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两所大学,分别实行3年和4年两种学制。而香港的中学则分为英文中学和中文中学,前者依从英国传统,即五年中学两年预科,报考三年制的港大;后者则依内地模式,五年中学修读一年预科,报考四年制的中大。
90年代初,港府不顾社会的广泛反对,强制推行了改革方案,取消了中、英中学区别,将中大学制改为三年制,此时香港的教育体制全部***取英国式。香港后来新成立了四所大学,也都***取三年学制。
香港回归后,当时的特首***成立教育研究小组,重新讨论学制改革,建议改回内地模式的“三三四学制”。经过反复讨论和过渡期,终于将于明年正式推行该计划。
学制改革,对于香港的中学和大学的影响最为直接。对于中学而言,原本7年的课程缩减为6年,在教材,课程和教师培训上需要重新统筹安排。而对于大学而言,在师资、教学***及宿舍业已奇缺的情况下,课程从三年延至四年后,若减少招生数量势必引起社会反对;若保证现有招生数量,教学质量是否能够维持面临着考验。
根据十年前的***改革***,至少需要增加几百亿港元的经费,如今看来,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额。这笔经费从何而来,***和社会是否能分担,如何分担,是影响此次香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。
教育问题是香港社会的一个深水***。香港的经济水平在国际上名列前茅,但高等教育普及率不高。高中生面临巨大升学压力,而社会面临着承担这部分低学历者的就业压力。表面上看,社会多一年时间去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,改制后高中生减少一次升学考试压力,大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完成大学教育。
但学生与家长的担心在于高校是否会因教学负担而减少招生数额。近年来,学费大幅上涨,也成为一个问题。
无论是三转四,或者四转三,对不同时期的香港教育体制各有利弊。因改制而增加的教育成本,从长远看,需要***、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。但在改制初期,为了保证顺利过渡,***势必需要也应当承担主要责任。至于此次教育改革能否成功,还需要看这几年的具体操作如何实施。
不一定,可能还跟你所在的城市、父母的受教育程度、个人经历和物质条件有关。孩子有没有机会上名校,其实看你所在的城市就知道了,在中国内地,能够被清华、北大录取的学子,更多的还是在北京接受教育的学生,你所在城市的高校数量,直接影响着孩子上名校的几率。
香港有更多的名校和教育***。今年6月,由教育组织发布的2018QS世界大学排名中,香港共有5所大学跻身世界百强,超过英国伦敦,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5所百强大学的城市。
香港5所世界百强大学:香港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,与中国内地6所世界百强大学: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科学科技大学,相比起来,仅一所百强大学只差!
香港开始在内地招生,八年中,其招生热度逐年上升,招生人数和范围一扩再扩增长速度惊人,今年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。其中仅香港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4所高校就招收了约900名内地优秀生。而不少尖子生更是放弃了北大、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,选择香港高校。在香港读书的好处是对英语粤语提高水平有很大帮助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学校数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香港学校数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c-ye.com/post/52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