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粤语学习口语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粤语学习口语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. 早晨/早晨 (jo sun/ jóu sàhn) - 早上好
2. 唔该 (m4 goi1) - 谢谢
3. 辛苦 (san1 fu3) - 辛苦了
4. 没问题 (mou5 m4 sik1 jyun6) - 没问题
5. 再见 (zoi3 gin3) - 再见
6. 讲得响 (gong2 dak1 hoeng2) - 说得好
7. 唔使客气 (m4 sai2 haak3 hei3) - 不用客气
8. 慢慢走 (maan6 maan6 zau2) - 慢走
9. 好耐无见 (hou2 noi6 mou4 gin3) - 好久不见
10. 快啲 (faai3 di1) - 快点
1、学广东话最快的方法就是多看港剧,看了几部后大致就会点了。
2、先看有字幕的港剧和电影,一定要多看,最好每天都看,跟着对白练习,他们说一句话,就跟着念一句话。
3、等到粤语水平有点基础后,可以尝试看一下不带字幕的港剧、电影、纪录片。跟着说,同时对比下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。
4、和***对话。跟会说广东话的朋友多交流就可以完全学会了。
① “傻猪”——可以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,现在一般用于情侣之间的称呼。
② “猪头柄”——形容傻乎乎、愚蠢的人,当然用来形容男朋友再好不过了。
③ “觉觉猪”——指睡觉的意思,一般用于大人哄小孩睡觉,现在用来哄女朋友睡觉也很有效哦。
④ “懒训猪”——指爱睡懒觉的人,男(女)朋友怎么叫都不起床就这么形容他(她)吧
⑤ “猪乸”——直译是母猪的意思,现在指肥婆,一般情况男生不要用这个词,会有生命危险
好的,朋友你好,我是广东人,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1,粤语在读法和写法有时候是有差异的,读的话是读口语,写的是基本上是白话文,但是有些是用口语的,比如很多省港澳地区朋友间的互相聊天,发表评论等,还有有时候TVB等香港电视台,00年前香港的香港电影很多是用口头语言的,有粤语输入法的,一些口头的字也能打出来。
不过较正规的场合是用书面语的,但他们都肯定不会按书面语言读的,因为怪怪的,***读也是用口头语言的。
2,其实,按照书面语言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,粤方言地区的人也是能听懂的,但是就会觉得怪怪的,通常呢是某些字变为粤语的音,就可以的了,比如 “的”改为“嘅”,“他她它”改为“距”等3,大部分的粤语歌曲是用书面的语言唱出来的,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口头语唱出来的,许冠杰的歌曲就是了。如【打工仔】【钱】等,还有很多香港的贺年歌曲加油额,关于粤语不懂的方面可以找我额。
多看一些粤语的电视台,电影就不难了。
洋人学汉语,同理百越人学汉语一样地蹩脚,区别在于百越在历史上从秦汉时期开始纳入华夏疆域,秦始皇书同文的政策,所以字体也是方块字,但口语没法统一。从秦汉、唐宋、明代几乎贯穿大半个文明史都是贬官,戍卒因罪被发配流放之地。所以就有了中原士族的史料表述。
秦孟子:“今也南蛮鴃舌之人,非先王之道”。唐 韩愈 《送区册序》:“小吏十馀家,皆 鸟言夷面。” 唐代柳宗元:“楚越间声音特异,鴃舌啅噪,今听之怡然不怪,已与为类矣” 《魏书》形容越佬族(广府人)---“鸟声禽呼,言语不同,猴蛇鱼鳖,嗜欲皆异”。 唐代崔沆:“时循人稀可与言者” 唐代刘禹锡 :“蛮语钩辀音,蛮衣斑斓布。”唐代 张籍“蛮声喧夜市,海色浸潮台” 北宋苏东坡:“茅茨谁氏居,鸡鸣隔林丘·····但苦鴃舌谈,尔汝不相酬。”;“未著绝交书,已叹交游绝;门前空罗雀,巷语纷鴃舌。” 宋代周去非:“余又尝令译者以礼部韵按交趾语,字字有异”。宋代朱熹的《朱子语类》卷第一百三十八云:“闽越声音尤不正”。 明代徐霖:“中原雅韵何消记,南蛮鴃舌且休题。” 《六祖坛经》中,惠能自述五祖弘忍曾称他为“獦獠”(未开化的蛮人),惠能也自称“语音不正”。
所以粤语和古汉语关系不大,方块字被秦始皇统一了,但口音是百越的传承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粤语学习口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粤语学习口语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c-ye.com/post/43630.html